梁羽生武俠小說全集,梁羽生小說全集,梁羽生小說順序,梁羽生武俠小說全集下載,在新派武俠小說的創作世界里,金庸、梁羽生并稱,一時瑜亮。但是,事實上,梁羽生是先行一步的人,這一步大約是兩年。 當金庸以《射雕英雄傳》奠定地位時,梁羽生也以《萍蹤俠影錄》為新派武俠綻放了文學情思上的異彩。金庸一寫就是二十年,作品有十四部。但梁羽生在金庸停筆不寫武俠、轉而辦報之際,卻獨撐現代中國新派武俠的局面,三十年來寫作不輟,作品數量達金庸的三倍,技巧也不斷創新變化,對武俠文學的一往情深,鍥而不舍,梁羽生已達“樂在其中”的境界。 誠如名詞人劉伯端評論梁羽生武俠作品所述:“國家飄零,江山輕別,英雄兒女真雙絕。玉簫吹到斷腸時,眼中有淚都成血!”,將梁氏作品的特色表露無疑。 梁羽生,原名陳文統,一九二四年四月五日出生(證件標明日期為一九二六年四月五日,誤)原籍廣西壯族自治區蒙山縣。梁羽生出身世代書香門第,家中很有一些產業,算得上是一個富戶。他家在鄉下,地近瑤山,是游覽的好地方。在這樣的家庭環境和地理環境的影響下,梁羽生熟讀古文,好弄詞章,經常填詞作賦,一抒情懷。 一九四三年,廣州一些學者避難來到蒙山,梁羽生便拜史學家簡又文教授為師,學到了豐富的歷史知識。 抗日戰爭勝利后,梁羽生進廣州嶺南大學讀書,學的專業是國際經濟。畢業後,由于酷愛中國古典詩詞和文史,便在香港《大公報》(一說是《新晚報》)作副刊編輯。一九四九年以后定居香港,現僑居澳大利亞悉尼(一名雪梨)。他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。 梁羽生博聞廣識,多才多藝,曾用“梁慧如”、“馮瑜寧”等筆名寫過許多散文、文藝評論和文史隨筆,還曾用“陳魯”的筆名寫中國象棋的評論文章。他的棋評寫得相當精彩,公認為一絕,讀來比親臨現場觀棋還有興味。 梁羽生從小愛讀武俠小說,其入迷程度往往廢寢忘食。走入社會后,他仍然愛讀武俠小說,與人評說武俠小說的優劣,更是滔滔不絕,眉飛色舞。深厚的文學功底,豐富的文史知識,加上對武俠小說的喜愛和大量閱讀,為他以后創作新派武俠小說打下了牢固的基礎。在眾多的武俠小說作家中,梁羽生最欣賞白羽(官竹心)的文字功力,據說“梁羽生”的名字就是由“梁慧如”、“白羽”變化而來的。 一九五四年,香港武術界太極派和白鶴派發生爭執,先是在報紙上互相攻擊,后來相約在澳門新花園擂臺比武,以決雌雄。太極派掌門人吳公儀和白鶴派掌門人陳克夫,為了門派的利益,在擂臺上拳腳相爭。這場比武經港澳報刊的大肆渲染而轟動香港。陳文統的朋友《新晚報》總編輯羅孚觸動靈機,為了滿足讀者興趣,在比武第二天就在報上預告將刊登精彩的武俠小說以饗讀者。第三天,《新晚報》果然推出了署名“梁羽生”的武俠小說《龍虎斗京華》。隨著《龍虎斗京華》的問世,梁羽生──梁大俠初露頭角,轟動文壇的“新派武俠小說”已有雛型。 在眾多的香港武俠小說作家中,梁羽生和金庸無疑是兩顆最耀眼的明星。梁羽生是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,而金庸則是新派武俠小說最杰出的創作者,人們往往將梁羽生和金庸相互比較。為此,梁羽生用“佟碩之”的筆名寫了一篇《金庸梁羽生合論》(發表在一九六六年香港的《海光文藝》上),詳盡分析二人異同。其中有這樣兩句話:“梁羽生是名士氣味甚濃(中國式)的,而金庸則是現代的洋才子。梁羽生受中國傳統文化(包括詩詞、小說、歷史等)的影響較深,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藝(包括電影)的影響則較重。”所論頗為中肯。 從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八四年,梁羽生在武俠文壇上辛勤筆耕了三十個春秋,共創作了三十五種武俠小說,總字數達一千余萬言。一九八四年,梁羽生宣布“封刀”,從而結束了“江湖生涯”,金盆洗手,改弦更張,準備撰寫正統歷史小說。
梁羽生武俠小說順序創作年表
書名 發表時間 連載報紙名(香港) 又名
01、龍虎斗京華 1954.1.20-1954.8.1 新晚報 天方夜譚
02、草莽龍蛇傳 1954.8.11-1955.2.5 新晚報 天方夜譚
03、七劍下天山 1956.2.15-1957.3.31 大公報 小說林
04、江湖三女俠 1957.4.8-1958.12.10 大公報 小說林
05、白發魔女傳 1957.8.5-1958.9.8 新晚報 天方夜譚
06、塞外奇俠傳 約1957-1958之交 周末報 (飛紅巾)
07、萍蹤俠影錄 1959.1.1-1960.2.16 大公報 小說林
08、冰川天女傳 1959.8.5-1960.12.18 新晚報 天方夜譚
09、還劍奇情錄 1959.11-1960.5 香港商報 談風
10、散花女俠 1960.2.23-1961.6.22 大公報 小說林
11、女帝奇英傳 1961.7.1-1962.8.6 香港商報 談風 (唐宮恩怨錄)
12、聯劍風云錄 1961.7.3-1962.11.25 大公報 小說林
13、雪海玉弓緣 1961.10.12-1963.8.9 新晚報 天方夜譚
14、冰魄寒光劍 約1962初 正午報 (幽谷寒冰)
15、大唐游俠傳 1963.1.1-1964.6.14 大公報 小說林
16、冰河洗劍錄 1963.8.24-1965.8.22 新晚報 天方夜譚
17、龍鳳寶釵緣 1964.6.25-1966.5.15 大公報 小說林
18、挑燈看劍錄 1964.7.1-1968.6.23 香港商報 說月 (狂俠 天驕 魔女)
19、風雷震九州 1965.9.22-1967.9.28 新晚報 天方夜譚
20、慧劍心魔 1966.5.23-1968.3.14 大公報 小說林
21、俠骨丹心 1967.10.5-1969.6.20 新晚報 天方夜譚
22、瀚海雄風 1968.3.15-1970.1.21 大公報 小說林
23、鳴鏑風云錄 1968.6.24-1972.5.19 香港商報 說月
24、游劍江湖 1969.7.1-1972.2.4 新晚報 天方夜譚 (彈鋏歌)
25、風云雷電 1970.2.9-1971.12.31 大公報 小說林
26、牧野流星 1972.2.16-1975.1.13 新晚報 天方夜譚 (折戟沉沙錄)
27、廣陵劍 1972.6.3-1976.7.31 香港商報 說月
28、武林三絕 1972.10.1-1976.8.16 大公報 小說林
29、絕塞傳烽錄 1975.2.12-1978.4.10 新晚報 天方夜譚
30、劍網塵絲 待查 正午報
31、幻劍靈旗 待查 正午報
32、飛鳳擒龍 1978.9修訂 新晚報 天方夜譚
33、彈指驚雷 1977.5.1-1981.3.9 周末報
34、武當一劍 1980.5.9-1983.8.2 大公報 小說林
35、武林天驕 待查 待查
梁羽生作品集故事系統表
1、還劍奇情錄-萍蹤俠影錄-散花女俠-聯劍風云錄-廣陵劍
2、白發魔女傳-塞外奇俠傳-七劍下天山-江湖三女俠-冰魄寒光劍-
冰川天女傳-云海玉弓緣-冰河洗劍錄-風雷震九州-俠骨丹心
1~2也可以稍稍合在一起,畢竟天山派的武學都是以張丹楓的武學為主
3、大唐游俠傳-龍鳳寶釵緣-慧劍心魔
這幾部很不錯,而且把一些唐人傳奇融進去了
4、狂俠天驕魔女-飛鳳潛龍-鳴鏑風云錄-瀚海雄風-挑燈看劍錄-風云雷電
挑燈看劍錄是從風云雷電中間開始,風云雷電之後結束。
(風云雷電中的龍象法王還沒死,而挑燈看劍錄最後他被宰了,
但在風云雷電中耿電似乎還沒有學成他的武藝)
武林天驕,玉面妖狐可以算進4此一系
5、游劍江湖-牧野流星-彈指驚雷-絕塞傳鋒錄-劍網塵絲-幻劍靈旗
注:其他尚有:武林三絕、武當一劍、女帝奇英傳、龍虎斗京華、草莽龍蛇傳未納入本表。
梁羽生小說全集 | 作者 |
---|---|
武林天驕 | 梁羽生 |
游劍江湖 | 梁羽生 |
萍蹤俠影 | 梁羽生 |
冰魄寒光劍 | 梁羽生 |
幽谷寒冰 | 梁羽生 |
劍網塵絲 | 梁羽生 |
飛鳳潛龍 | 梁羽生 |
彈鋏歌 | 梁羽生 |
絕塞傳烽錄 | 梁羽生 |
風云雷電 | 梁羽生 |
龍鳳寶釵緣 | 梁羽生 |
慧劍心魔 | 梁羽生 |
狂俠天驕魔女 | 梁羽生 |
俠骨丹心 | 梁羽生 |
鳴鏑風云錄 | 梁羽生 |
廣陵劍 | 梁羽生 |
冰川天女傳 | 梁羽生 |
彈指驚雷 | 梁羽生 |
散花女俠 | 梁羽生 |
幻劍靈旗 | 梁羽生 |
江湖三女俠 | 梁羽生 |
風雷震九州 | 梁羽生 |
武當一劍 | 梁羽生 |
白發魔女傳 | 梁羽生 |
龍虎斗京華 | 梁羽生 |
瀚海雄風 | 梁羽生 |
七劍下天山 | 梁羽生 |
牧野流星 | 梁羽生 |
草莽龍蛇傳 | 梁羽生 |
聯劍風云錄 | 梁羽生 |
大唐游俠傳 | 梁羽生 |
萍蹤俠影錄 | 梁羽生 |
還劍奇情錄 | 梁羽生 |
挑燈看劍錄 | 梁羽生 |
女帝奇英傳 | 梁羽生 |
冰河洗劍錄 | 梁羽生 |
塞外奇俠傳 | 梁羽生 |
武林三絕 | 梁羽生 |
云海玉弓緣 | 梁羽生 |